沼氣是一種以CH4(50%~60%)和CO2(30%~40%)為主的可燃混合氣體,其中,CO2是一種溫室氣體,可造成全球變暖。資料表明,CH4的溫室效應是當量體積的CO2的21倍。這些氣體的排放一方面可造成全球溫度升高,另一方面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及居民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存在著爆炸的安全隱患。研究發現,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是CH4的主要產生場所之一,全世界每年CH4排放量約為5億t,其中約2200~3600萬t來自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美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37%。在我國,垃圾填埋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工藝,占垃圾處理總量的90%以上。這些垃圾填埋場每年產生的沼氣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將會對生態環境和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資料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場生命周期內產生的沼氣約為100~200m3/t,其中CH4占40%~60%,熱值為18.81~22.99MJ/m3,說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是一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清潔能源。因此如何將這些沼氣回收利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國外對填埋場沼氣的使用以將其轉換成熱能和發電為主,且技術比較成熟,而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起步較晚,直到1998年在浙江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建立了首座示范性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在十幾年的發展中,我國填埋場沼氣發電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填埋場沼氣處理的主要發展方向。
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多氣體同時測量技術,開發出先進的紅外沼氣分析儀。與其他的方法比較,紅外吸收光譜法具有很多優點:精度高和靈敏度高、測量范圍廣、響應速度快、良好的選擇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好、可實現多組分氣體同時測量、能夠連續分析和自動控制。目前天禹研制生產的紅外沼氣分析儀基于氣體對紅外光吸收的郎伯-比爾吸收定律,采用國際上最新的非色散紅外吸收光譜法(NDIR)技術,并結合嵌入式的硬件和軟件技術,可同時測量垃圾填埋過程以及其他工業過程中的CO、CO2、CH4、O2 的濃度,為沼氣及環保產業提供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沼氣分析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