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國家標準GB/T29729-2022《氫系統安全的基本要求》,主要替代GBT29729-2013版本,適用于氫的制取、儲存、輸送和應用系統的設計和使用。該國標將于2023年4月1日實施。
氫能是最易推廣的終極能源,已是全球多數經濟體的重要國家戰略。我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將氫能確定為國家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氫能產業被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氫氣產量9400萬噸,我國氫氣產量約為3300萬噸,主要為化石能源制氫。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氫氣消費國,生產和消費領域的氫能大多來源于化石燃料。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情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在政策催化以及各行業龍頭加碼的推動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逐漸提速。國家標準《氫系統安全的基本要求》正式實施,將強化氫能制、儲、運、加等產業鏈環節的重大安全風險的預防和管控,確保氫能產業穩定持續向前發展。
相比2013年版,新版國家標準《氫系統安全的基本要求》主要變化如下:
1、增加氫分壓、固定式氫氣儲存容器、液氫增壓泵、漿氫、正氫、仲氫、常態氫、液氫、加氫合建站氧的術語和定義;
2、更改了氫系統類別中制氫系統、儲氫系統和輸氫系統的相關規定;
3、增加了氫系統類別中用氫系統的相關規定;
4、增加了氫氣火焰探測要求;
5、更改了固態儲氫有關的危險因素的相關規定;
6、增加了與溫度有關的危險因素的相關規定;
7、增加了氫窒息的有關規定;
8、增加了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中關于點火源、檢測報警裝置的相關規定;
9、增加了氫系統設計的基本要求中關于安全完整性評價的相關規定;
10、更改了材料氫相容性試驗和氫環境常用材料的相關規定;
11、更改了氫氣儲存容器、液氫儲存容器、固態儲氫容器、泵和壓縮機、液氫和漿氫管道、安全泄放裝置、閥門和過濾器風險控制的相關規定;
12、增加了阻火器的相關要求;
13、更改了通風要求、放空和火炬的相關規定;
14、更改了氫泄漏檢測報警儀的相關規定;
15、更改了防止氫/氧的意外混合和杜絕點火源的相關規定。由于氫氣的易燃易爆特性,標準中多次提到氫氣檢測和報警裝置,保障氫系統的安全。
標準中也對氫氣泄漏的檢測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明確規定要定期對系統進行氫氣泄漏檢測。
在新興氫經濟中,氫氣的生產、儲存和運輸均具有特殊的安全風險,常伴有可燃可爆、高壓、低溫、氫脆等危險性,因此氫能的發展,需要高度重視氫氣安全。